无常
TapTap
编辑部替补
编辑部替补
编辑部替补
442
玩过游戏
18
购买游戏
1527小时
游戏时长
45
游戏成就
玩过
这游戏非常好玩,剧情内涵极其丰富,深度探讨了人们在大环境下,如何被广告裹挟在滚滚流量下。主要讲述了人类发明的广告如何变成一种无聊且低质的垃圾,如果你看过广告史方面的书或者美剧《广告狂人》之类作品的,那你追根溯源,广告本质上是为了推销产品而产生的艺术品,古早的广告业门槛高,艺术成分浓重,也许是现今素质的低下,造就了现在广告群魔乱舞,无所精品,沦落为彻头彻尾的都市生活中的垃圾和毒药。而这款游戏就是通过集中化喂毒,让你在高强度吃广告翔的时间里反思我们存在的意义……譬如,我们在不看这些广告的时间里都在做什么,好像都是在荒废有限的人生时间啊!一天二十四小时,8小时睡觉,外面CBD滚屏浮动各色广告,欢迎试吃试用。从晨起出门打开手机开始,就开始被各类app喂毒,然后你花费半个小时挑选早餐,你可能配上了各种优惠券,但你已经浪费掉了一天的四十八分之一宝贵年华,之后坐上前去公司的地铁,满屏满眼到处都是屏幕,争相跃出,力求能让你消费下单,可你摸着自己长长的信用卡账单,选了很长时间买了一个配得上自己身份的奢侈品,安慰自己说只是给自己(社畜)生活的一份惊喜。到了单位,从外到内充斥各类广告,上到午餐小类(更大分量,更低价格,更健康品),下到商位招租,租房就上xxx……,你在不经意间因为广告被上司随手扣去今日份的奖金,只因中午工作时间内抢优惠午餐券与同事沟通交流。也许你试图有一天摆脱广告,但我们早已无法置身事外,也早已无法摆脱欲望的紧箍咒,因为欲望,因为你值得拥有更多,于是我们步入了《黑镜》中的广告世界,我们应当是社会的螺丝钉,社会的根基支柱,可实际呢?工作逐渐变成垃圾时间一样的重复劳动,我也不知道我工作在干什么,仿佛只是一个听人使唤的点头机器。下班打开手机电脑进行着无聊的娱乐活动,那也是一天中唯一的“个人时间”,进行着为虚拟产品买单的活动,只为了给商家广告那头的社畜完成kpi。
😈😈😈而明天,真好,又是“新”的一天,又能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了!
玩过
游戏时长 52 分钟
一星给创意,一星给剧本,最主要一星给拍摄的演员。创意的实现很重要,19年英剧潘达奈斯基讲了个不成功的关于选项的故事,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也讨论自由意志,所以创意其实早就有了,但是敢做的没有,而认真去打磨画面的更是凤毛麟角(多数人做个文字游戏或橙光游戏就可以了)。而创意提出者能整合几家之长并配上电影,更好的画面与故事,这点我认为加分。再给一星给剧本,剧本本身在这里面作用只是搭架子,给故事一个合理展开的平台,写的还不错,就是有些千篇一律,我都能完全猜到你要讲什么,选项哪个是陷阱,哪个是必选。后边的爱恨情仇,狗血一地我都在抗战电影见过了。所以虽然新意全无,但是剧情的矛盾冲突与内心挣扎戏一点都不少,算是精彩。最后一星给演员,确实拍电影很辛苦,尤其是要拍多重选择的游戏电影,工作量比正常电影要大些,有些情节情绪不够饱满,希望多多努力。扣分在画面处理,很多地方动作用图片处理,容易让人出戏,那种跳帧的感觉,总感觉过去一秒我仿佛错过了什么。再来谈下未入手原因,游戏标价与个人心理价位不符,感觉花35买个我基本知道剧情走向,游戏内核的游戏,而且还只能在手机和平板上玩,很亏的样子,建议如果再有新游戏可以做捆绑销售,新游加这款游戏一起卖45,这样已经买的不会吐槽,要买的在心理价位天平上会有更多购买欲望。最后衷心希望中国游戏越做越好,能够让更多人玩到中国游戏。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