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游戏截图
旅行青蛙

旅行青蛙

日服
官方入驻
9.3
不得不承认,
这款游戏的寿命已经到头了。
如果没有赶到春节的话。
他的寿命还能再长一些。
春节的到来,
"放假""串亲戚""红包""聚会"
各种充满了节日气息的活动充满了每个人的生活。
使得大多数玩家放弃了他的"呱儿子"。
与其照顾"呱儿子"不如自己跑出去玩。
_(:3」∠❀)_
春节期间,腾讯又推出了两枚重磅炸弹。
两款吃鸡游戏的出现再次瓜分了市场。
使得部分养呱人士放弃了他们的呱。
一头扎进吃鸡的浪潮。【比如我⁄(⁄⁄•⁄ω⁄•⁄⁄)⁄】
那么旅行青蛙这款游戏为什么火了呢?
那么多放置类游戏都没火,《猫咪后庭》《禅意花园》
为什么偏偏火的是他呢?
原因有几点
佛系,碎片化,轻松,简单。
简单到账号都不用注册!
从最开始关于《旅行青蛙》的转发。
到上千人的安装量,再往后到各个平台上去安利。
他,就这么火了。
这,只是一个意外。
火的那么突然。
其中,大多数玩家给予了青蛙一个特殊的身份。
呱儿子,把自己带入进入,成功的扮演了一位慈母的形象。
慈母手中线,呱儿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青蛙会外出给母亲带回来特产,相片。
这些东西,成为了可以炫耀的东西。
"哇,我的呱好棒啊,给我带回来了xxx"
"这张相片好稀有啊,真棒。"
……
相信大多数玩家刚开始都很兴奋。
开始各种炫耀。
这种情况过不了多久就变了。
" emmmmm怎么天天是这种东西啊"
"哎,又重复了啊。"
……
玩家开始流失。最先流失的那部分玩家。
只是跟风去玩《旅行青蛙的》,
为了和朋友炫耀,为了迎合圈内人。
经常玩游戏的人都懂得,
一个游戏没有更新,没有新的玩法,意味着什么。
而且没有社交。
不管承不承认,《旅行青蛙》凉了。
_(:3」∠❀)_我是金色传说,换了一种风格来写评论,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2018/2/25
来自 OPPO R9sk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游戏,值得思考(●′▽`●)
一、玩法——轻松新鲜
1.操作简单,门槛低
拔草点点点,招待朋友点点点,收拾行李点点点,收取信件点点点,保存手信点点点……
2.反常规设定,不要你肝
大多数游戏恨不得玩家从早到晚只玩它,游戏设计时也去思考每天能让玩家消耗多少内容,如何刺激玩家继续活跃,而这个游戏却恰恰相反,青蛙旅行看书吃饭发呆…….好久好久,那就关掉游戏呗,反正有消息提醒。
二、情绪——高唤醒
治愈系游戏:代入感——专属感——分享
1.代入感
你开始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可能是跟风也可能是好奇,你领了一只青蛙,可能连青蛙样子还没看清楚,还没取名字,它就走了。
这个时候你更多的是一种奇怪“咋就没了?”
或许青蛙已经不是第一次走的,4个小时过去了,没动静,你望着空荡荡的房间,能做的只有收集三叶草,等他回来。你也许会担心,他会不会有什么事?你觉得夸张了,好,那或者你肯定问过“我的青蛙怎么还没回来?”这已经是一种期待了。
后来青蛙回来了,给你带了写真和特产,你很开心,觉得这青蛙懂事了,居然给你带礼物。你可能还会去朋友圈晒一下,我的xx给我带了xx。没晒也行,要么你跟身边人提了,要么你自己笑了一下。这就是一种欣慰和喜悦。
青蛙回来之后,他要么就是吃饭,要么就是削笔,要么就是躺在床上看书,要么就是写秘密日记。你会说“我的青蛙一天了还没出去”。其实你是在嫌弃青蛙一整天窝在家里,不像其他家的青蛙出去旅游。
整个过程,你的心理在担心、期待、喜悦、嫌弃中反复,入戏太深的话,你已经开始展现为人父母的一面了:
嫌弃——他怎么还不出去啊?他怎么还在吃饭啊?他怎么一直在看书?别人家的青蛙都有女朋友了,他怎么还不出门?他会有女朋友吗?
担心——他去哪里了?他旅行愉快吗?食物会不会不够吃?什么时候回来呢?
期待——他会给我寄哪里的特产?什么样的写真?他去了哪里?
喜悦——他给我带回来的特产好多啊!他去的景点好美啊!他旅行中交了朋友!
这就是父母呀!你在欣赏他带回来的一切,关心他经历的所有,很多玩家已经开始叫青蛙为儿子,你将自己代入为了青蛙的父母,你已经达成了该游戏的核心玩法宗旨。
2.专属感
你给青蛙取了名字,青蛙行为的随机性设定,且受你给他准备的行李影响,这只青蛙成了独一无二的,只属于你的“蛙蛙”。
我想到了在《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里说起社交和游戏情感时候,举了《小王子》的例子:
狐狸将“驯化”解释为“创造关系”。
“创造关系?”
“是啊,”狐狸说,“对我来说,你无非是个孩子,和其他成千上万个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无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驯化(创造关系)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玩家和青蛙因为代入感创造了关系,青蛙已经是你的独一无二专属了。
3.分享
能触动情绪的事物更容易引发群体性的讨论,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市场学助理教授伯杰曾经做过试验,证明过“受高唤醒性情绪影响的人们更倾向于与人分享”。唤醒的百度解释:“生理或心理被吵醒或是对外界刺激重新产生反应”,高唤醒例如兴奋,惊讶,愤怒。低唤醒例如愉悦,难过。
与分享该游戏最相似的一个现象就是“晒娃狂魔”,自己的娃(蛙)做了点什么都会分享,其他人也乐于跟你谈论他家的娃(蛙)。
代入感和专属性所产生的情绪均是高唤醒情绪为主,因此诱导了分享。
一方面是分享自己的兴奋和惊讶,另一方面是宣告自己的专属主权。
当然非入戏用户也有分享——晒猎奇等分享段子,他们不是只针对此游戏,是对所有猎奇事物都这样。
三、脑洞一下未来发展方向?
1.做一个推测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最囧游戏2》,也算是一款“猎奇”类游戏,我的笔记上曾经总结过我认为它火的原因:
1)关卡设计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无挫败感——沉没成本低,失败一次不会导致什么损失,《王者荣耀》失败了,你可能觉得损失了段位、20分钟时间,还伴随着负面情绪。
3)清晰的短期目标,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密方式,通关就好。
4)情绪唤醒——当我们苦思冥想、千难万苦通关之后,我们会觉得有一种获得了新思考方式的错觉,这种碎片化的小知识点很容易积累起来让我们自认为学到了知识、获得了成长的愉悦和满足感觉。
2)和4)跟《旅行青蛙》略略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旅行青蛙》更加煽动情绪——代入感和专属性太强。
然而,这是一个互联网的快餐时代。热点向来是来去如风,猝不及防。人们接触事物的途径多效率高,人们挑剔的眼光和多变的口味,产品一成不变是不行的。
《旅行青蛙》如果不做版本迭代,靠着现在的内容,所有能讨论的都讨论完了,所有能晒的能晒完了,顶多消耗2个星期,第一波种子用户消耗没了,后面的人逐渐少了,热度就会衰减。
2.假设要做迭代,个人比较期待这样的
1)社交。现在游戏内是不存在社交的,更多的只是以游戏为内容的线下社交(分享讨论)。
游戏内,青蛙可以分性别,谈恋爱,加入社团,上学…….你家青蛙可以和我家青娃交朋友。
2)集卡。青蛙出去旅游收集的都是日本的著名景点,那么能不能放宽范围,日本、中国、泰国等等,景点按照现在流行的SSR、SR、S、R、U来分,概率不一样,集完一个国家解锁一个国家等。
3)自由度。既然是还原养孩子,那增加自由度,青蛙可能有叛逆的青蛙,懂事的青蛙,敏感的青蛙等等,不一样的性格做不一样的事。比如你家淘气的青蛙在学校打了人,你去开家长会;比如你家叛逆的青蛙,跟你吵架,气得离家出走……学校的小测可以是现在流行的答题,设定随机的进度和青蛙通过率,不会的要你去帮忙答题。
4)成长。甚至有可能,青蛙跟我们一起成长,现实的一年青蛙长X岁。我们陪着青蛙走过一生,从小时候的嬉闹,到学生时候的自我,到工作时候的各种难过与高兴,(到中年时候的沉淀,到老年时候的淡然)。玩了steam大作《去月球》和《我在7年后等着你》,我更加坚信游戏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程序,游戏是情感的寄托和交流。能够唤起人们情绪的游戏总是直达内心和人性的。
以上这些都不用做得花里胡哨,立足游戏之本,用图片的形式即可展示场景,一切从简。
想知道你们的蛙蛙叫啥名字?
2018/1/25
玩过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很简单:继氪金宠溺纸片人之后,我的朋友圈再次出现了一波慈爱的老母亲,疯狂的晒蛙:
已经一天了,我的小祖宗还没回家。
儿砸,你已经吃了两个小时的饭了,别撑坏了,出去走走吧……
我的蛙,三天了,一个朋友都没有。担心。
……
下载游戏后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身为“母亲”,但是和儿砸的交流少的可怜。蛙全程不会对你说一句话,但是你点它,它会呱呱叫。
这种玩法简直太(令)妙(人)了(发)啊(指)。
即便如此,依旧不影响《旅行青蛙》在上周日冲上了App Store国区免费游戏排行榜的第一名。
忍不住沉思,佛系玩家对游戏的走向也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了吗?可是这些老母亲不久前还在疯狂的为野男人们氪金啊,转眼间修身养性无欲无求了?
可能,养蛙和养男人,都是独处时的乐儿吧。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刘十九。身体里没住远方和信仰,只有故乡和匆忙,是个俗人。
你看那个人
在等蛙回家
我的蛙已经好久没出门了,我妈说我的蛙和我一个德行。
呵,可笑。
我的蛙自己有一个院子,我的蛙有说走就走的旅行,我的蛙会暗戳戳背着我写一下午的信。那是我能比得上的吗?
它最了不起的啊,是会交朋友。我不行,但我盼着它交朋友,因为它的朋友会来探望独居老人——我。
它的朋友都不会说话,到了家里做客就吃吃喝喝,它们也不管蛙在不在家,固执的站在院子里不肯进屋。
以上,送给想来我家做客的人。吃东西就吃东西,别说话,当然了,最好别进门。
蛙的恬静随缘已经将我征服,因为我无法决定蛙的任何行动。
我不知道它在床上认真读的是本啥书,背着我写的到底是给小朋友们的信还是它的旅行日记,坐桌子前面一削一天的木头到底有什么用。
啊,我的蛙是个谜。
我的蛙是个充满禅意的蛙,我和蛙相处,基本能够摈弃掉我所有的执念,除了一点,每次看着它绿色的帽子心中都惴惴不安,有些为它的情感道路担心,想换。
我等了一天,蛙没回来,也没有寄照片回来。
我去看了看阳台的花是不是要渴死了,顺手把清晨打开的窗关上了。把冰箱里的面条拿出来煮了,一高兴打了两个鸡蛋。舀了一大勺辣酱,没人数落我辣椒放多了。
独处使人快乐。
见面打招呼
便是莫逆之交
天地良心,我不是个内向的人。
出门在外,不管多大的场子我都能热起来,抖机灵到令人叹服,文能喝茶聊时事,武能灌酒讲段子。很多时候我也高兴,但这样的高兴会大量的消耗个人精力。
在知乎上,一个相似的问题被浏览百万次,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的过程中有类似的感受。
社交往往不如窝在家对着手机磕cp发糖,或贱歪歪地怼一下基友来的舒心。很多时候,甚至不如看知乎的编故事大赛和微博的脑残粉撕X。
但我很少觉得孤独。
心理学家Larson和Lee将独处分为非自愿独处(involuntary solitude)和建设性独处(constructed solitude)。
其中,建设性独处是指一种主动选择,通过独处的方式自我恢复,产生积极体验。
喜欢独处的人属于后者,本身并不渴望进行社交,所以也不会因为与他人相处时得不到满足感而产生不愉快。独处于这些人而言,是舒服自在。
《凯度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揭示,人们对社交媒体态度的转变也体现在,持乐观态度的人群比例下降12.1个百分点,降至64.7%。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ella DePaulo 就是一名独处者,Bella 曾表示:
我从不会在独处中感到孤独,我享受一个人的时刻。回想那些令我觉得无趣的时刻,反而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刻。
社交逐步成为很多人的负担,“社交尴尬症”也愈演愈烈。即便是中国人所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发展到今天,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43.6%的受访市民表示不了解隔壁邻居。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社交。
独处是生活
本来的样子
美国GGS(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显示,1985年平均每个美国人有2.94个可以密切交流讨论的朋友,而2004年这一数据已降低至2.08。同年,感到无人可交流的美国人从1985年10%上升至了24.6%。
20世纪80年代,科斯塔和麦克雷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包括神经质(N)、外向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负责性(C)。
其中,外向性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极端外向,另一种是极端内向。
外向者倾向于人际交往,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得精力充沛、热情、健谈和自信,并且能够感到快乐,愿意与他人共处;
内向者的表现则是安静、低调、不常参加社交活动,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是以自我中心的,他们只是偏向于在独处的时候获得快乐。
美国作家、哲学家Henry David Thoreau说,“我爱独处,我从未发现有比独处更好的良伴。”
独处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好与坏。
许多爱独处的人也并不是外界认为的冷漠、难接近,他们反而更看重社交的部分,在这方面付出了更多的精力。而独处则是在一场热络的寒暄之后,他们选择的“回血”方式。
这也就是养青蛙能够流行起来的原因吧。
如果把我养在蛙房里,我的一天应该会是这样:
我一个人吃三餐,打扫屋子,看季节更替。它一个蛙在路上走走停停,在午夜和清晨,交顺路的朋友。没有什么比独处时更让人自在,长大之后慢慢会发现,独处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放置游戏并不占用玩家太多时间,多半会给人无所事事的感受。
我偶尔在微博上看到许多“垂死病中惊坐起,忘了我的小青蛙”这样的“母亲”,这样的游戏会让你和蛙之间有很大的独处空间(你和李泽言也有),互不打扰,彼此依赖。
这点从你的蛙会在离家后寄很多照片回来,就能看得出,不然怎么让玩家有种老母亲的欣慰感呢。
游戏很温馨,但生活也并不差,各自奔着一点乐儿活着。
2018/1/26
来自 华为荣耀V9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