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片语 | 给我的SLG青春做个小结

修改于2023/11/1956 浏览综合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猫狗三剑客
近三年工作上接触游戏品类中产品数量最多的非SLG莫属了,虽然我总是自诩对于二次元和卡牌这块我理解也挺多的,但这两类其实更多是停留在体验和看人家文章分析的程度,真正折腾过,填充了我奔三青春时光的还得是SLG
这里我姑且做个小结吧,倒不是什么深刻的理解指明SLG的未来,更多是脑子里边回想时就会蹦出来的记忆,思考不到位的一起来对线交流

那些留有遗憾的产品

忘了具体经手过多少款SLG了,15+应该是跑不了的,各种题材的三国、多文明、海战、末日、修仙等,但要值得拎出来说的就《神将三国》和《文明与征服》,具体产品的分析这里不展开,没玩过的同学有兴趣可以去玩玩贡献个次留和首充,我只说回过头来看的一些遗憾点
1.《神将三国》
如果用现在积累到的宣发和运营经验,回到那个除夕放假的2021年春天,这款产品的流水高度至少可以翻个3-4倍,只能说还不错的产品遇到了当时还稚嫩又焦虑的我们,后来内部也自嘲这波操盘不叫大宣发而是大买量
游戏是奔着“三战”的下位替代产品去做,相对年轻的画风、更简单快节奏的沙盘推进体验、更好的福利,游戏在停止买量后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DAU和营收。但要说产品上没啥问题那也不是,节奏快赛季内容消耗跟不上,BUG多,流水不及预期连带的用户维系、内容支撑没有预算投入,都使得“神将”很快泯然众游矣
TapTap
2.《文明与征服》
这款产品相对来说是成功的,起码首发阶段无论是在产品侧和市场侧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但确实在长线运营上,研发和我们发行侧都缺乏积累和认知,毕竟“神将”也没有给我们在长线运营趟过啥坑,后知后觉,最近因为面试频繁和主运营在讨论反思,可惜没有如果和后续可以弥补的机会了
插个眼,个人觉得产品后继乏力的点:
  • 横向数值设计与赛季重置设计的矛盾
  • 主城层级设计与赛季制沙盘玩法的矛盾
  • 长线运营和研发与发行经验的不匹配
一点点解释字太多了,记在脑子先,有机会再展开~
TapTap
 

曾经讨论过的大命题

我一直觉得43运营线的同学们讨论氛围是挺好的,食堂吃饭楼下抽烟时聊着聊着可能就会开始各种吹逼起来,挑两个印象深的命题展开下
1.小服与大服生态的SLG
这个问题可以说当时探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常见的cok-like和率土-like的成功产品基本都是大服生态,这个好理解,如何去做小服生态的SLG,那种单服导入个800或1000以内玩家数,通过连服把玩家生态持续运转起来
好课题,但还是没有解。哪怕《最强王者》和ta的换名产品成功过,但其他各种换皮最强-like调着调着就没了,不具备可复制的范式。就我自己体验看来,《最强王者》本质还是收割大R的卡牌产品,国战连线打城就是大R个人的战力验证的关卡,卡牌价值感知度的重要性远大于沙盘玩法推进带来的对抗乐趣。好玩吗?不好玩?但那感觉就像传奇产品,很多人不觉得好玩,可总会有其目标用户大把大把充值
2.X+SLG
上一条路没有解,那更流行的一个讨论话题就是X+SLG。融合玩法的设计考量其实有很多程度是想着降低买量成本,其次是通过相对简单或轻度的X玩法降低潜在玩家的上手门槛和提升体验,也因为X玩法扩大了用户盘的覆盖面,难点在于过渡衔接
后边随着思考,我觉得X+SLG其实可以再细分,就是X+模拟经营+沙盘玩法。沙盘玩法其实就是建立一套规则,创新难度高,目前就COK-like和率土-like两套;X是目前各大CP延展最多的,美术换皮,塔防三消合成等的融合玩法;而模拟经营这块,其实也是我们在玩SLG产品时体验占比极大的一部分,这块也是可以做出体验差异化的,有差异化体验那市场切入口就来了
TapTap

一些有用的运营经验

经历了不少产品特别是“神将”和“文明”后,踩过了不少坑,大家多少还是有些经验总结的,细的三言两语说不完,挑着说下
1.大推前核心用户的积累
这个我会推荐所有国服要发的SLG产品都去做的事情,在首发大推前要尽可能的去累积一批核心用户,这些用户主要来源是多轮测试下来积累起来的,所以在内测阶段就要有意识去重点做维系
这批用户在首发阶段不仅可以是最优秀的GS帮助产品去引导新玩家,也可以是正向舆论的发声人,也会是前期流水的压舱石,甚至可以转化为社区UGC内容的主力生产者
2.用户服务和内容支撑
这是一个复合的内容模块,用户服务和内容支撑相关可以延展开很多细致的操作,这里想表达的是:SLG产品是一个对产品外围内容和服务需求度很高的品类,想要做好长线,精细化全面的服务和内容提供很有必要
用户服务包括像是新手指导员、智能客服、VIP和盟管理的关系维护,线下活动组织等,同时内容层面要做配合支撑,包括社区模块搭建、攻略内容的生产、用户维度的内容生产等。这种就很类似我们现实中零售或服务业提供的会员体系和售后服务,淘宝88VIP、航空金卡会员等
这个大模块是很吃人力,优先级怎么排、方案怎么定、内容生产效率怎么保证、业务之间怎么衔接都是需要去考虑的具体问题

题外话

如果当初没有回43,我估计我大概率是不会持续玩SLG这个品类的游戏。现在一直在玩着的“三战”,也因为“三战”有了一个三战群,有了一帮常常联系的同事们兄弟们。尽管这个群越来越不三战,但是每天还是能学到很多“知识”。连接你我他,也许这也正是玩游戏的一种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