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中闲来无事,挖边角料情报

2023/3/181197 浏览综合
TapTap
1.第一案罗世文房中书桌上纸的印痕。基本实锤了小说是小罗代笔,编辑也牵扯进来了(“编辑”“亦有责”?)
——————————————————
TapTap
2.第一案结尾提到东京旧案。《沪报》上的内容真看不清
左边:“旅馆鸩杀之谜案往年秋天的一天,我去拜访…”(后面真看不出来了,但能看出来是重复的句子,后面出现了很多“往年秋天的一天”,以及和开头几句很像的字符)
以及右边的标题:“夜半旅馆”
———————————————————
TapTap
3.还是提到东京旧案时的背景图。
“死体(?)检查证
明治三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毛发脱落 皮肤干裂
指甲表面粗糙
指甲出现白色弧形横纹”
明治是日本年号,明治三十六年是1903年。日本的文书,大概率是东京旧案的。东京案距第一案三年,第一案发生于1906年。如果这个论断是对的话,用这个年份可以推出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
1.当年阿福18,沈先生25,得出阿福1888年生人(好吉利的数字),沈先生1881年生人 。
2.第三案结尾可知阿福徐福兴是前铁厂会办徐建寅(1845—1901)之子。
那么,阿福出生时徐建寅43岁,可谓老来得子😂。阿福13岁那年,父亲因事故去世了。
TapTap
——————————————————
4.第一案在罗佩屋里找到的报纸上的内容(截图我找不到了)(但没什么第二案的线索)
《无罪的罪人》出版 作家罗佩名声大噪
备受瞩目的侦探小说《无罪的罪人》终于问世。书中跌宕起伏的剧情、活灵活现的人物在文艺界广受推崇,作者罗佩也因此名声大噪。
据悉,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曾一度遭受冷遇,幸得金辞书局编辑吕碧澄小姐慧眼识珠,力排众议,最终才得以出版与观众见面。
(照片:作家罗佩与编撰吕碧澄摄于金辞书局)
谈到小说的创作过程,罗先生感慨良多。甚至在出版前不久,他差点就因为第十五次被退稿心生悔意,将稿件束之高阁,再不出版。罗先生说他的初衷是编写一部不输洋人的侦探小说,因此在写作时颇下了一番功夫。不仅钻研了歇洛克系列的写作技法,也从传统公案小说中汲取养分。
36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