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精华更新时间2016/12/9205 浏览综合
TapTap
话说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讲究吃,帝王将相如此,大儒隐者如此,升斗小民也在果腹之余尽量让食物的味道好一点。老子曾说“五味令人口爽”,淮南子也说“五味乱口,使口爽伤。”孔子更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先秦时,美食对于小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之物,其实放大范围说,在传统农耕社会里,好食材也通常于小民绝缘。而那些兜里颇有些闲钱的人也通常喜欢将钱花在吃上面。
纪晓岚喜欢吃肉,常常是以肉食为饭而不尝五谷。有次天黑了想吃肉,跑到街上买了一只烤鸭,结果回来发现居然是山寨货,无良黑商把鸭架子糊上泥,刷上酱料与油,是以闻过去香,而吃进去就是一嘴泥。这件事让纪晓岚格外不爽,后来在《阅微草堂笔记》里感叹人情狙诈,为的就是这一只烤鸭。
以评水浒而被人广为人知的金圣叹于吃道上也是一个妙人。尽管生前家中不富裕,但金圣叹有特别的办法将平常的吃食摆样出花来。在他后来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唯一交代给儿子的身后事是,“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嵇康临死时,怕的是广陵散将就此绝迹于人间。李斯临死时,想的是能回到老家上蔡再溜一次狗。而我们的金大才子临死的时候所不忘的却是他的“火腿味”。吃货到如此境界,怎能不让人哭笑不得。
袁世凯的吃则更霸道一些,他喜欢吃清蒸鸭子,也喜欢吃黄河鲤鱼。在他的饭桌上,你永远能在几个固定的位置看到他喜欢吃的这几道菜,雷打不动。他吃东西时粗放而狂野,常常是不及细嚼就将食物吞入肚中。他不仅自己喜欢吃,对儿女的要求也是如此,秉着多吃就能多做事的认知下,他的一个食量小的儿子曾备受苦恼,时常在饭桌上作弊,以逃避食量大的父亲对其饭量的监督。
苏东坡的好吃是人尽皆知,作为古今第一文人,他的诗词歌赋也有许多与吃有关,例如《菜羹赋》、《猪肉颂》、《豆粥》、《老饕赋》。而且他这个吃货不仅仅是喜欢吃,还喜欢自己动手创作美食,他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豆腐皆改良于家常做法,到了现在,以上几种都成了江南名菜。
还有一首诗能直接反映出东坡先生的爱吃,就是《初到黄州》。写下这首诗的时候苏东坡45岁,在超过36岁便自称老夫的当时,东坡先生已经不小的老夫了。有意思的是,他当时仕途不顺,半身漂泊,还差点因乌台诗案而永世不得翻身。不过即便是这种境遇,他也不忘他的口腹之欲,他写到: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吃货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任何时候都能想到吃。
同为唐宋八大家且是苏东坡政敌的王安石对吃就不那么感冒了,甚至是,他跟东坡完全是两个极端。有诸多例子证明拗相公对吃什么完全无概念,比如他在桌上永远只吃离自己最近的一道菜。比如赴皇宫参加钓鱼比赛,却把鱼饵当点心全吃了,为此还让皇帝产生了误会。似乎,山珍海味也好,粗茶淡饭也罢,在拗相公嘴里都是一个味道,他对吃的要求仅仅是能够填报肚子。
与王安石有相同之处的要数曾国藩。老曾曾在而立之年立志当圣人,是以有着兼济天下之心,但要想兼济天下,首先要从修身做起。他夜晚不出门,每天写日记来反省自己,与弟弟曾国荃通书信时也常常感叹自己的“不检点”之处,他吃饭时永远只有一道菜,为此还有“一品宰相”这么个外号。有次他与一群盐商吃饭,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摆满了桌子。但老曾只吃面前的一个菜,于是满座皆惊,不知道这位位高权重的当朝实权人物是不是对这顿饭不满意。后来有人解释到,原来老曾自个吃饭从没超过两个菜,所以习惯了一顿饭就吃一个菜。
在南宋,好吃甚至成了全民的时尚。虽然南宋偏安江南,但长达120年的相对太平让南宋人又燃起了多生活的热爱。鼎盛时期的临安人口多达150万,人口多了,众口难调,对吃的讲究自然也多了。且承平日久的景象让南宋人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在临安,“东菜,“西水”,“南柴”,“北米”,这四大市场构建了临安人的吃食系统。在当时,吃羊肉要到李七的店,上等的奶要数王家,血肚羹宋小巴家做的最好。吴自牧著的《梦梁录》里记录了200多道美食,而据说,在临安一城你可以找到50多种酒。女儿红、状元红、即墨老酒、黄河大曲,只要你想得到的就能在这里找到。当时临安最大的酒楼占地足有三四千平米,上百个包厢,烧菜的、洗碗的、采购食材的、服务的多达上千人。这种规模即便放在现代也鲜难一见。南宋人的好吃,在当时达到了历代的巅峰。
当然,所有的吃都需要有相对的心情。譬如你知道明天就要有大祸,今天晚上你肯定是吃不香睡不好。再譬如,跟你一起吃饭的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没数之人,你也没法开怀大吃,以慰腹中馋虫。这还得是苏东坡说的,“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人对、景对、心情对,就算是吃野菜,也会有清欢之味。
5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