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投稿】《万灵宝录》番外——陈妙庵

2021/5/8413 浏览万妖讨论会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末风里捎带着一丝桃花醉人之味,我背着竹兜来到了钨山最负盛名的庙庵:桃花庵。
桃花庵最出名的第一是灵验的香火,其二,便是偏庙旁长了不知多少年的那株桃树。
树百尺,腰身约莫两孩童伸手讨怀宽度,探出寺庙的那抹桃枝上系着一个青铜铃铛,风停,铃铛无风响动。
我来不是求香火,也不是与那些依偎在桃树下赏花的男女一般,我来是拜访一个呆在桃树上睡了百年同时等人等了百年的妖精,说是妖精也不完全,她受了这百年香火滋养,若是想去天上谋个小仙官当着大抵也讨要得到的。
“簿,你来啦!”
“来了。”
“给我说说,你这次去外边儿收到了哪些好故事?”
“我找到的故事可说个三天三夜也给你说不完的。”
“没关系,我早早猜到你要来提前洗干净耳朵等着听呢!”
夭夭逗笑了我,瞧见我笑她也立在枝头咯咯清脆地笑着。
夭夭是桃花妖的名字,那个名字是她要等的人给她取的,夭夭说要将名字还给他,于是在这座庵里守了许多年。
“你不随我去山川湖海、红尘楼阁去逛逛?”
“不去,我怕我一离开他便再回了这庵内,这再错过便又不知要再等多少年去了。”
我是在六十年前春暖时遇到的夭夭,她与我说了许多来往香客的故事,我也与她说了许多我收集到的奇奇怪怪的见闻,就这样,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她不知从哪学会了画画,于是便将她自个儿觉着听来的有趣故事绘成了一张张卷画。
“你等到你要等的那个人了吗?”
“他呀,不知道躲哪去了,现在也没有来过一次。”
“人可活不过百年,身老入土,灵魄转世,也许他来过,只是换了一副身,变了一张脸你认不出来罢了。”
“他走时我留了一抹桃花香,所以他来了我便不会认不出的!”
桃花瓣随春风落进庵内一池清水中,池水泛波,绿荇交横。
夭夭撅着嘴,容貌像是六十年一般扎着两个小丸子,眉眼里藏着小女娃的娇俏意。
日坠星盛,我和夭夭在溪水下温了两壶酒,烤了一只鱼,松穗香融进鱼肉,我先讲了一个道士与狐妖的故事,夭夭喝了两三杯后嚷嚷着该她讲了。
“簿,不是来收我故事的吗,这次我便和你讲讲那书生的故事。”
“好。”
月光敛入酒盏,酒盏晃荡,月光亦碎。
那年我呀,方才化了灵,人形没修成便只能像下界鬼魂般飘着,且大白天也没法显形。在重阳节时我遇到了那个书生,瞧见他手中拿着一封信进了庵,师姑瞧见那封信后将他安置在了后院菜园旧苑里。
“你叫什么名?”
“陈妙庵,娘给我取的。”
“你那多情郎的爹呢?”
“走了....”
“你娘呢?”
“染了疾,三月初离开的,我将娘葬在了她最爱的槐花树下。”
“唉....”
老姑叹了一口气后将他安置在了后苑菜地旁小竹楼里边。
那叫陈妙庵的书生也就此住在了桃花庵后苑里专心考学,偶尔有外人来时他便不在前院走动,他像个寻常话本中日常见到的穷酸书生,穷酸虽然穷酸,但却无一丝酸腐气。
“后来呢?”
“后来他考学落榜,落榜后再次回到了庵内。”
灯穗摇,青灯曳。
墨落纸扉,侵染、晕透。
执笔人提笔不知在思考什么,也许,也许是思考下一番经年又该如何进京赶考去。
但后半夜我瞧见了悬在梁上的那根粗麻绳,那书生落了一滴泪,泪氲进墨砚中。
“这世道真不公平。”
风起,光影摇动,落在窗棂上的那个背影也随之摇动起来。
我花了好大气力终于是割破了那道绳,也终于是在那书生要断气儿之前将他救了下来。
“后来你便常常入他梦中开导他?”
“也不算是啦,我去了他的梦中,见识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梦境,我知道了陈妙庵会的从来不是那些呆板无趣的试文,而是一个个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
从石头里面长出的妖精,长着许多只眼的飞天蜈蚣,还有关于妖怪和凡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我喜欢上了陈妙庵的梦境,像是经历了许许多多世,瞧见了许多的世遭百态。
在第十三个故事里面陈妙庵发现了我,他问我是不是此前见过面,我赶紧摇了摇头逃也似的溜走了。
后来每一个陈妙庵的梦境故事中都长了一株桃花,那是我原本模样,我没了办法以人形模样在他梦境之中行走,于是只得化作他每个梦境之中墙围之外的一株桃树,一直默默的瞧着,他也时常回顾瞧着我幻化成的那株桃树。
“再后来?”
“再后来陈妙庵离开桃花庵的前一晚我再进了他梦境之中一次,他倚在桃树下喝着酒。”
“小友,我不知你是庵内那株仙桃产生的灵,亦或是我心之迷瘴,但此去经年不知何时再返,此生妙庵能识小友死亦无憾....”
“我还要看你的故事呢,你不可以死掉!”
我化了形出现在了他面前,两手叉着腰,倒不像个正经人家姑娘打扮和做态。
后来他与我说了许多话到现在我都忘得差不多,只记得他给我取了名姓:夭夭,说了句我不在的时候,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他说了要将他脑中的故事写成一个本子在下一次见面时赠予我的,于是我便在庵内等他。”
“不是为了还他名字?”
“簿!”
夭夭在来年阳春三月时飞升成了个小花仙,她那具道身倒是留在了庵内年年五月花期依旧。
我承了夭夭的诺在桃花庵内守了她那“老友”一年,在落下最后一场春雨时见到了他。
“桃花花期已过。”
“是。”
“那个铃铛,有些熟悉....”
“你见过?”
“梦里似乎见过。”
我取下了挂在桃枝上的那株清铃,自男子天灵处串出一抹桃色进入了铃中,想必那便是夭夭留在他前世身中的桃花香。
“这一本小说我便留在这儿,依稀记得有位朋友在等。”
男子将那本子葬在桃花树下时离开。
葬时我瞧见书封写着三字:西游记。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