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系列】

更新时间2021/4/294022 浏览蓝图
本帖记录支援型蓝图。
如无额外说明,均为原创(但阅历不广,不排除重复造轮子的可能性)。
【版本:6-bleeding-edge-20957】
(不同版本有可能不适用,但不妨试试)
【前言:生产区是指战役中期解锁发射台后所选择的某些资源丰富的区域,用于生产资源并发射到支援区。支援区是集中了各个生产区的资源并设置了大量发射台,为前线提供大量物资的区域。】
【从逻辑上讲,本篇所提到的蓝图与直供、沙地、废料系列可能有一定重复。但是蓝图的核心是目的,目的不同,采取的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0.基本概念
(1)生产区的蓝图,是找地形去适应蓝图,不是做蓝图来适应地形。
(2)一个发射台是5/s的运输速率,或300/min。
(3)离开地图后,地图内部的所有布局会被放进黑匣子,一切信息都没有意义。只留下一些接口,而这些接口可以在星球界面,地图名称下方的“统计资料”里面查询。
TapTap
TapTap
这些数据基本上是1分钟刷新一次(离开地图后2~3分钟)。
因此,利用此特性可以做到的事情包括但不仅限于:
(i)先把所生产的物资放进某个外部仓库,等到存够了,一股脑放进核心,形成短暂的高产量,然后离开地图。只要不再进入地图,这个地图就会一直维持这个高产量。
【注】甚至用钻头钻出1K沙放进仓库,然后拆除钻头,把仓库里的沙运进核心,例如短时间运0.5K,那么离开地图后,等5分钟,核心里就会有2.5K沙,而仓库里还有0.5K没有动。
【注】此方法对于从核心里暂时拿出来的物资似乎无效。
需要注意的事情包括但不仅限于:
(i)如果离开地图前,正在从核心取物资,导致整体物资处于减少状态,那么离开地图后,物资将会持续减少。
【注】但是即便减少到0,对于地图内的布局也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你是用装卸器连着一条传送带,你会发现传送带上还是满的,就好像物资“刚刚”才被用完。
(4)进入地图时,一切重启。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刚刚进地图时,钻头总是慢慢变快。特别地,如果某发射台装满物品,那么它会立刻发射。所以(哪怕不怎么)频繁地出入地图会导致发射速率不稳定。
(5)出于多种因素,我不愿让发射台享受超速。具体原因如下:
(i)生产区不缺空间,可以放更多发射台来代替超速;
(ii)超速会让速率更加不稳定,因为1min发射3次变成发射4.5次,系统计算速率永远不是刚好1.5倍,一直在波动;
(iii)超速后统计信息界面基本上看不到0.3K的倍数,无法判断发射台的速率是否已经稳定下来。
(6)接下来把2个发射台称为一组,也就是10/s。本篇所有蓝图的目的都是达到略高于整数组(对于低产量物资,半组)的输出
(7)本篇一般默认用塑钢带输入、输出。没有特别的原因,个人喜好。另外也不计成本,什么都可以用,因为做生产区,怎么可能零资源起步。
1.巨浪合金
属于低产量物资,目的半组。单个产出0.8/s,需要超速五联。
TapTap
逻辑很简单,就是缺什么就把装卸器改成相应的物资。之后可能贴代码也可能不会。
2.石墨
单个产出4/s,超速四联最容易摆放,而且可以达到二组。(注:超速外置或者把抽水机撇开放中间都可)
TapTap
3.玻璃
单个产出2/s,超速十一联可以达到三组。注意超速十联不能稳定三组,最好还是略高一些。
另外,生产区的玻璃最好是在沙地造,外供铅。
TapTap
逻辑和合金一样,缺什么改什么。
超速外置,可以正好覆盖两份,一共六组3.6K/min,美滋滋~
TapTap
4.硅
大量产硅最方便的还是黑沙供铅,因为黑沙在星球上非常常见,许多地图上都有大片黑沙,而铅需求也不高,很容易从附近零星矿点获得。
之前就做了的,还是更推荐较大的那个,因为供铅方便。超速后单个8/s,四联可供三组。注意少了气动钻头就达不到三组了(三组需沙35/s,两爆钻33.34/s)
TapTap
5.塑钢
直供系列里的塑钢十六联有缺陷。电镀导管正常运输液体的速度大概只有120/s,十六联需要240/s,需要双线输入。因此该蓝图只适合在油田附近建造。
单个1/s,超速十五联可以达到二组。下面是改成双线输入的蓝图。
TapTap
它的混线也比原来好很多,只有连接器会混合钛与塑钢,一般不卡。
6.相位物
低产量物资,目的半组。这里总是默认超速可以吃到相位物,从而有2.25倍加速。此时只需五联即可达到半组(5×2.25×0.5-0.15=5.475>5)。
TapTap
桥:从右到左1-3,2-4-5。中间藏了一个无选项分类器。注意需要沙50/s,两爆钻+一气动,有53.31/s。
这种要用钻头的蓝图,我都是尽量让钻头在同一侧,这样可以把蓝图放在沙地边缘,减少地形浪费。
7.孢子荚,硫,爆炸混合物
我闭关28天打完全球战役,都没用过这三个……但是受到小硅十二联的启发,我有了一个好点子。
TapTap
三个模块,分开来分别是一组孢子荚、一组爆混、一组硫;合起来是一个爆混基地。
你是否觉得孢子荚模块眼熟?那其实是分离机范式,我之前动态里说过。那是“入液体,出物品”的2×2工厂通用的十六联范式。
你是否觉得爆混模块眼熟?那其实和小硅十二联一模一样。
你是否觉得硫模块眼熟?那其实是直供系列里提了一句的,硫八联紧密的延伸。陈述一下这里各个物资的运输路线吧,四条竖线从左到右记为1~4。
煤:1、4进,往下,转两次弯,分别进入2、3往上。
铅:2进,往下,往右,进入4往上。
沙:3进,往下,往左,进入1往上。
这三大原料完全没有混线,注意。只有硫会混,但是只会混一下子,马上就会被硫的反分提出来进入桥。
铅和沙一定要用塑钢带运,否则是不够的。塑钢带可以保证瞬入第一个硫厂,这样的话,连接器的压力就会缩小到11.84/s(10/s的硫目标=80/9个满效率超速硫厂,减去1个瞬入铅沙的,还剩71/9个,需要的铅沙相当于无超速的71/9×1.5/s=11.84/s)。
但是煤不能太多,连两个灰带都不行。煤只需要6.67/s,多了会导致硫出不去,硫又会堵住铅或者沙,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需要逻辑来控制煤的输入。
之所以这里没有,有三个原因:
(i)用不着啊,做这个蓝图只是灵感乍现,实际自己并不用。
(ii)如果真的用来发射,那就很难调好煤的输入,因为为了稳定,产量必须略高于发射速率,这样就会堆积爆混、堆积硫。一旦硫堆积,煤再怎么控制也会卡。所以要么接受不稳定的发射速率,多放些发射台全部运走;要么加个溢流门把没用的爆混或硫烧了。都很麻烦。
(iii)要是不用来发射,就没必要纠结10/s,稍慢一些也无所谓,煤的控制就会容易很多,比如看中间上方的硫厂,煤满就关闭传送带,不满就打开。已经实践过这样可行,只不过速率会略低于10/s。
TapTap
附录
关于生产区的其他建议
合金与相位物,产量太低,特别是合金牵线麻烦,建议发现稍微合适一些的地图就先来半组~一组。300/min、600/min很少,但是各个地图叠加起来就很可观了。其他的物资可以找合适的地图专门做,像玻璃,区域6很多铅沙,就很适合专门做玻璃,随便牵几组线就有12K/min了。
塑钢,专门做的话需要大量钛,可以让T3陆辅去挖钛来帮忙。24个T3陆辅,加上原本矿点,6.0K/min的塑钢图还是可以做到的。
TapTap
最后附上常用的三组发射台,仓库用于缓冲。
TapTap
TapTap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一条塑钢带(哪怕满的40/s)实际上也没办法很好带动三组发射台,最好还是像上面那样分两三路输入。
从图中也可以看到二组发射台的摆法,一条塑钢带即可。
57
6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