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大秦趣谈:“刺秦”那些事儿

精华2020/3/3175 浏览综合
刺客,这一古代特殊的职业,往往被挂上了些许神秘色彩,而刺客一旦和秦始皇联系在一起,似乎就有了传奇的烙印,很容易流传千古。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企图刺杀秦始皇的刺客,直视历史事件本身,站在大历史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刺客”这一职业。
TapTap
【壹:荆轲刺秦】
最著名的荆轲刺秦发生在公元前227年,事件的前因后果,包括行刺过程中如图穷匕见、秦王绕柱等具体情节多次在各种影视题材中反复上演,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
荆轲为什么要去刺杀秦始皇呢?关于这场刺杀,历史上记录最为详尽和可信的就是《战国策》,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荆轲刺秦王》一文,原文中这么写道:“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即前228年,秦国攻占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之后,秦国兵临易水,威胁燕国。燕国太子丹才请荆轲刺杀秦王。
TapTap
(战国策)
起初荆轲对于太子丹这一行为是拒绝的,但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给他极为丰厚的待遇,荆轲才答应此事,而后取了樊於期人头,高渐离在易水送别,有了著名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因为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无论是先秦文集、正史乃至后代的文学作品,多将秦王嬴政塑造为了一个性情暴戾,滥杀无道的暴君形象。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其情感导向也是明显的倾向于“行刺行为”,将这场普通的刺杀行动,写作成了侠士为国捐躯的悲壮故事。事实上荆轲是卫国人,并非是燕国人,也只是太子丹花重金请来的刺客,似乎并谈不上“为国捐躯”。
TapTap
太子丹为了阻止秦国的侵略,为了燕国的政治诉求,策划了刺杀秦王一事,荆轲不过是被重金雇佣的,高渐离易水送别的也不是刺客,而只是自己的好友。刺秦这件事情里,荆轲的追求大义、樊於期为复仇而献身,高渐离的送别与后来的追随,都与太子丹的政治利益无关。
TapTap
或许是由于历史千百年来对于荆轲刺秦的推崇,以及民间艺术对荆轲刺秦的不断演绎,使得“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脱离了其本身在当时的“政治意义”慢慢演化为一种艺术素材,演化为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你我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贰:高渐离刺秦】
刚刚谈到,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曾在易水旁击筑送别荆轲。荆轲刺秦失败,高渐离悲痛至极。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战国策》中记载:“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两人一人奏乐,一人唱歌,高兴之时抱头痛哭,旁若无人。
“其后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这是《战国策》对于这段行刺的记载。即荆轲的朋友高渐离,因为击筑技术高超见到了秦始皇,然后用自己的乐器砸向秦始皇,为燕国报仇,没有砸中,自己被杀。
TapTap
这段历史《史记》中的记载则更为详细一些:“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大意是说秦始皇因为高渐离善于音乐并没有因为他与荆轲关系好而杀他,只是弄瞎了他的双眼,让他演奏。然后高渐离将铅放在筑中,慢慢接近始皇帝,用筑砸,没有砸中。
不难看出,为荆柯报仇,显然是高渐离行刺秦始皇的主要原因。
【叁:张良刺秦】
前两次行刺行动都发生在秦咸阳宫,而随后的张良刺秦,则是在公元前218年的古博浪沙。古博浪沙在现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北临黄河,南临官渡河,又处于咸阳到东方的驰道上,系邙山余脉,到处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际,行走困难,沙丘易于隐避和逃跑,沼泽地芦苇丛生,几步之内不见人影。向北过黄河,向南过官渡河后,官军都不易抓到。张良选择此处行刺,可谓神机妙算,用心至上。
TapTap
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灭亡后(前230年),张良决定为国报仇,史书上记载:“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张良变卖了家产离开老家,到外面结交英雄好汉,一心想替韩国报仇。后来他交上一个朋友,是个大力士。那个大力士用的铁锥,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相当于现在的60市斤)。两个人商量好,准备在秦始皇外出巡游时刺杀他。
他们探听到秦始皇要经过博浪沙,就预先在树林隐蔽的地方埋伏起来。等秦始皇经过,大力士就把铁椎砸过去。但是由于人手不足,准备不够,只砸了一辆副车,以失败告终。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斥着偶然与必然,三次刺秦失败也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尽管后世朝代因信奉儒学,都予始皇帝不好的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文化的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自秦代始,而始皇帝,功不可没。
评论
只看作者
最热
TapTap
写下你的想法...
TapTap
发帖者翘首以盼,快来和 TA 互动吧!